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诞生于1925年的江南名园“半茧园”内,开创了昆山西医之先河,曾先后命名为广仁医院、昆山公医院、昆山县人民医院、昆山市人民医院。“十三五”期末,医院成功创建为苏州市首批县(市)级、昆山市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查看详情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诞生于1925年的江南名园“半茧园”内,开创了昆山西医之先河,曾先后命名为广仁医院、昆山公医院、昆山县人民医院、昆山市人民医院。“十三五”期末,医院成功创建为苏州市首批县(市)级、昆山市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查看详情 >2020年注定不平凡。2020年注定被铭记。
庚子新春,疫情突袭。全国上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打响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而医务工作者则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烽火线上冲锋陷阵的英勇无畏的战士。医院31名白衣战士肩负着市委市政府的嘱托和昆山人民的期盼,用“最美逆行”与“硬核力量”扛起责任与担当。
2020年5月由昆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发起,市卫健委、市文联、市一医院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了《逆行天使——昆山市援鄂抗疫医务人员口述实录》采访征集,挖掘昆山逆行英雄们在驰援湖北武汉抗疫一线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记录他们生活中的点滴,致敬最美逆行者。
虞乐群 : 柔肩担重任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第五批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
第三批苏州市援湖北医疗队
支援单位:武汉市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我是昆山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领队,我们这批共有 38 名队员,我是年龄最大的一个队员。经历过 2003 年非典,出于职业本能和专业敏感, 从疫情一开始,我可能比其他专业的医生、护士更敏感、更在乎、更关心,感觉这次疫情就是呼吸道、肺部感染性疾病,有传染性。当时, 我每天都在关注武汉的疫情。
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我们医院很快制定了各种防控的措施,当时叫“不明原因肺炎”,后来明确叫“新型冠状肺炎”。我责无旁贷参与了昆山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昆山地区最大医院的呼吸专科,我所在的科室组织了全科人员预防治疗新冠肺炎的培训,组建、安排人员参加发热门诊、观察病房, 到处奔波申请落实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设施设备。我还是医院发热专家组成员,负责病人的会诊、排查和筛选。要做的工作很多,责任也很重大。
1月底,科室接到了支援武汉抗疫的任务,我们医院共去了6个人,包括我们科1名医生和3名护士,支援的是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后来随着疫情发展趋势,我估算了一下,觉得后面还会有第二批甚至更多援助,内心早已有了准备。
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危重症病房的虞乐群
(摄于2020 年 3 月 20 日)
瞒着父母,带病出征
2020年2月8日元宵节深夜,再次接到援鄂抗疫通知的时候,医院动员我们科高年资医师驰援武汉。我觉得自己作为科室专业的领头人,责无旁贷,于是立刻主动报名!
当时,我想需要动用到高年资层次的医生,可想而知武汉疫情有多严重!不是说大话,当时确实这么想: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如果武汉不保的话,我们昆山也保不住!现在武汉这么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去。但心理上还是有纠结的,我也不是生而伟大,面对未知的病毒,有担心、害怕也是人之常情。
第一批援鄂,段光军二话没说去了,我很敬佩他!第二批报名的时候,我自己主动报名,领导很快就同意,而且指定我担当医疗队领队。为此,我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其实,我情况有点特殊:身体上有免疫系统的疾病,很多年了。还有慢性肝病,不明原因的肝损害,六年已经四次住院。2019 年 11 月, 我因肝功能损害严重,伴有黄疸,先在我们医院消化科住院。由于无法确诊和找到病因,12 月转到上海仁济医院做肝穿刺的手术,并建议我休息三个月。按照一般规律,我们呼吸科过年前后最忙。当时,另外一位同事刚做了胃息肉手术,也在休病假。我看科里人手紧张,且年终考评工作多,于是 2020 年元旦后我就开始上班。出院后,我总共就只休息了半个月。
没想到疫情来了,我就更没法休息了。2月8日报名出征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惊讶:我的病情,同事们都知道,住院时都来看过。家人也非常担心我的身体健康,怕我吃不消。我说:武汉都已经这样子了, 我愿意到更需要我的地方!家人看我已下定决心,知道我有了主见和决断,虽然百般担心但还是同意我去,只是要求我每天必须要视频一次, 让他们知道我的身体状况,看到我平安!
当时,我还瞒着我的父母。他们都将近90岁了。之前几次因肝功能损害住院的时候,我妈就以泪洗面,担心得不得了!我想,要是让他们知道我要去武汉,肯定更加不行。我让丈夫务必一定要瞒着我父母,不能让他们知道,一定要让我到了武汉再说。
我是第一责任人
我们在,请放心!
虞乐群为患者进行治疗
你们就是最棒的!
医护人员中有不少 80 后、90 后,看着他们,就像看着我的孩子。除了专业上对他们严格要求外,在生活上我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
在武汉,我们回到酒店都是隔离的状态,一个人一间房,相互间不能串门、不能聚餐。那段时间,年轻的队员有时会觉得很孤单和焦虑。我每天都会主动打电话给他们了解情况,和他们聊些开心的事, 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我觉得参加这次抗疫的年轻人都是最棒的。
在武汉,我时常会对队员们说:你们在这边不要有不开心的情绪, 或者觉得很焦虑,能参加这么重大的战役,这种机会一辈子不会有太多!若干年以后,你肯定会为现在的你自豪!你的后代、你的家人, 都会为你自豪,你做的一切都会很有意义!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批全体援鄂医护人员合影
突发情况太多了!
突发情况太多了!第一天上班,我就感受到了。
出发的时候,我们都很乐观。由于时间比较匆忙,医院给我们准备的物资也不多。当时,我问:怎么只有这一点点东西?他们说:放心!我也就没多想。没想到 2 月 9 号一到武汉,也许是运输力量不够吧, 我们的物资,包括私人的东西都没拿到!后来,我们发现防护、生活物资也都不够。
不久,我通过朋友联系上了武汉抗疫志愿者联盟的负责人彭先生。他是武汉的企业家。武汉停摆以后,他就全力在做抗疫志愿者。他对我说:你们有任何的需要,包括物资、用车,都可以告诉我。后来, 他给我们送来了 2000 个口罩、300 个护目镜、250 公斤酒精、10 箱消毒液、200 件冲锋衣,以及护发素、毛巾、牙刷、拖鞋、睡衣等生活物资, 解决了医疗队的实际困难。
医疗上的突发状况更多。印象比较深的是我们的一个武汉同行。他是 120 急救的工作人员,被送到我们病区,病情很重。送进来当天, 我们就对他进行了气管插管、全力抢救。一度看不到好转迹象,我们都很焦虑。有一天我上班,接到了他儿子的电话。他儿子也是医生, 询问他父亲的情况。我很耐心地给他做了解释、沟通,介绍了他父亲目前的病情,以及我们做的努力。他儿子听后,总算是放下心来。好在这个病人是一天一天好转。后来也巧,我值班时又接到了他们医院领导的电话。我告诉他们病人情况已好转。他们得知了也很开心,感谢我们苏州医疗队!最后,这个病人顺利好转出院了。
领导的关怀
昆山医疗队由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两支队伍组成。家乡的领导对我们很关怀,经常打电话慰问我们。
苏州李亚平市长跟我们电话连线,关心我们的物资保障,了解我们的工作状况,关心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感到非常感动。
除了领导的关怀外,社会各界也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虽然我们身处前线,但却没有感到孤单。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斗志。我们相信,我们一定会赢的!
武汉有很多的志愿者。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他有三四个家人因为新冠肺炎去世了,尽管万分悲痛,但他还坚持在做志愿者,为医护人员提供服务。我们不能外出,但凡队员有需要的东西,都有志愿者帮助购买。我们给他们报酬,他们都不肯收……点点滴滴都让我们感动。
这段抗疫经历是我终身难忘的!这两个月所经历的温暖、力量和希望,足以鼓舞我的一生。
采访手记
虞医生是穿着白大褂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她刚刚完成一例手术, 看起来还是有点疲惫。她快人快语,条理清晰,把前前后后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访谈中,虞医生不时把我们拉到那个紧张而又忙碌的战场,同时也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她作为“白衣天使”的使命和担当。
整理:彭剑飙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