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健康教育

用药指导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用药指导

炎炎夏日凉凉的血压也别心大,谨防“两低一高”还得靠妙招!

发布时间:2020-07-27来源:
 

 炎炎夏日凉凉的血压也别心大,谨防“两低一 高”还得靠妙招!

进入夏季,不少血压偏高的人惊喜地发现,天热了,可血压慢慢变得“听话”了。

这不难理解:夏季环境温度升高,人体外周小动脉扩张,同时因出汗多造成血管内的血液容量下降、电解质排出,都会缓解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血压下降。来自中国人群的研究发现,气温每下降10℃,收缩压平均降低5.7mmHg。反之亦然。

可见,夏季血压“好转”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高血压患者也不例外。相比,年龄越大的人,血压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夏季更要着重预防“两低一高”。

直立性低血压

尤其老年人,在夏季,还要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这种低血压比较特殊,是指从卧位、坐位或蹲位突然站立时血压突然过度下降,具体而言就是收缩压/舒张也下降>20/10mmHg,或下降大于原来血压的30%以上,同时伴有头晕、晕厥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一般发生在直立数秒以内。好发的场景包括:

·卧床时间较久,如清晨起床时

·进食后

·大小便后

规避技巧:从卧位站起时,要小心,先伸展手脚,然后慢慢站起,再抬起上半身;

服用α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物,临床常用有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曲马唑嗪、乌拉地尔

规避技巧:首次服用为半量,且在夜间服药后卧床

·多种药物合用

餐后低血压

老年人尤其在夏季,还要注意预防餐后低血压,这次无关体位改变。而是由于进餐后,胃肠道血流量增加,心血管调节能力差,引起的血压下降。表现为与餐前相比,收缩压下降 >20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但餐后低至<90mmHg,或者餐后血压下降轻但出现心绞痛、乏力、晕厥、意识障碍等心脑血管缺血症状。

规避技巧:

①餐后2小时内,每15分钟测量血压一次;

②饮食不宜过热;

③饮食多样化,不要单独以淀粉或葡萄糖为主食物作为早餐;

④控制进食量,少食多餐

⑤餐后在沙发或椅子上多坐一会儿,5~10分钟后再起立活动;

⑥发生活餐后低血压的老年朋友,早餐课前可先喝一杯凉开水。

夜间高血压

除了“两低”,在夏季,还要警惕夜间高血压。我们知道,血压如同心率一样,存在一定的昼夜节律。健康成人血压的最高值多见于上午10:00-12:00之间,最低值则多在凌晨3:00-6:00或者睡醒前1~3小时。

在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变化减缓,即使血压再夏季较冬季低,但夏季夜间血压也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样低。更何况夜间收缩压不降反升的人不在少数,在血压未达标的患者尤为明显,可能由于夏季夜间较高的温度干扰睡眠质量,患者自行减少降压药物使用等等。

规避技巧:

续维持原有降压药物治疗方案,或遵医嘱调整口服药物;

②根据动态血压监测,判断有无夜间血压过高现象,以及早晨或夜晚服用降压药后血压变化情况,采用至少一种睡前药物,既有效避免在一天最热的时候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也能在夜间较好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风险;

③已证实,“普利”“沙坦””“地平”类降压药物在睡眠时服用是安全有效的,不建议睡前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④天气炎热就诊不便,应开展家庭自测血压,掌握个人血压的长时程季节性变化规律,纠正反季节变化。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