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与您共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与您共享

为什么孩子总是说,你们根本不了解我?

发布时间:2025-08-07来源:

     我是昆山市一医院青少年心理门诊吴医生。诊室里的孩子们常说:“他们根本不了解我!”

  青春期的孩子们给我的冲击力犹如湖海中的暗流,既真实又汹涌。他们最常见的困扰包括心情不佳、情绪波动,对同学间的友情异常敏感,学习压力沉重,回到家中又难以与父母顺畅沟通,总觉得父母完全不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诊室门外的父母觉得很憋屈。他们往往是辛辛苦苦工作,尽力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却得不到孩子的认可。他们关心孩子的学业和健康,可孩子常常哭喊:“你们只在乎分数!从来没问过我开不开心!”

  孩子跟父母站在跷跷板的两端,任何一边出现扰动,都会影响另一边的稳定性。青春期的孩子是冲动的,但是家长们应该是理性的,如何踩好这个跷跷板,如何与孩子好好说话、好好相处的确是为人父母需要永恒学习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14岁的孩子进入了一个“全面反叛期”。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体验,孩子上了初中以后会变得很棘手——他们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昨天还是贴心的小棉袄,今天却变成了小刺猬。他们回家后,不打招呼、直接锁门、拒绝交流。父母们没其他办法,只想踹门、装监控!

  其实,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心理学上这叫人格转型期。摔门是他们争取独立空间的方式,父母亲要做的是提醒孩子“轻点关门”,而不是“禁止关门”。换个角度想一想,孩子的成长,是内心的自我正在被唤醒。

  图片

  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确实是一场考验。吴医生给大家几点小小的建议:在青春期的孩子们,自我意识快速觉醒,渴望独立、认同和掌控感,他们通过“战胜权威”(父母)来建立自信。比如一个男生从小很认同自己的父亲,但是他到了青春期之后,很可能会表现出挑战父亲,甚至贬低父亲。所以,父母的适当“示弱”成为重要的教育策略,可以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责任感和决策能力。

  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

  距离是指孩子心理和情感上逐渐与父母“拉开距离”,减少依赖,形成自己的边界。边界感的建立就像放风筝,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过于疏离,父母永远捏着风筝的线头,但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一片蓝天去翱翔。

  维系良好的伴侣关系

  “丧偶式的婚姻”是近年来常见的婚姻关系的描述,指父母中的一方在家庭中的严重缺位,导致另一方被迫独立承担育儿、家务和情感支撑的责任,如同“丧偶”般孤独负重。这种家庭模式对夫妻关系、子女成长和家庭氛围都会造成深远的不良影响。和谐的伴侣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隐性课堂”,也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情绪环境,能够助力塑造孩子的认知发展与人格结构。维系伴侣关系并非追求完美无冲突,而是建立尊重、协作、真实的互动范式——这才是给孩子最珍贵的成长礼物。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