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与您共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与您共享

防蚊防病: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发布时间:2025-07-24来源:

  近日,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广东省报告由境外输入所致的基孔肯雅热本土疫情。它的名字有点拗口,却是当前蚊季需要重点提防的“新对手”。

  

  认识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来自非洲马孔德语,意为“变得弯曲”,形容剧烈关节痛让人弯腰走路。它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

  贰

  传播途径

  主要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清晨、傍晚时段伊蚊较为活跃。其通常经蚊子叮咬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病毒在蚊体内繁殖8-12天,再通过叮咬健康人进行传播。

  叁

  症状特征

  被带毒蚊子叮咬后3-7天突然发病,典型症状为高热(39℃以上),可呈“双峰热”,剧烈关节痛,多累及指、腕、踝小关节,可持续数周至数年,80%患者出现红色斑丘疹,多见于躯干、四肢伸展侧。可伴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劳表现,重症罕见,但老人、婴幼儿、有基础疾病者需警惕。

  肆

  与登革热的区别

   

  区别要点

  基孔肯雅热

  登革热

  关节痛

  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年

  相对较轻,恢复快

  皮疹

  出现早、瘙痒明显

  可出现,不痒或轻痒

  出血倾向

  少见

  常见(瘀点、鼻血等)

  “三痛”

  头痛、关节痛、肌肉痛

  头痛、眼眶痛、骨/肌肉痛

  病死率

  极低

  可出现重症登革热,病死率较高

  伍

  防控要点

  1. 清积水:每天“翻盆倒罐”,不留一处孳生地。

  2. 防叮咬:家中蚊香、电蚊拍、防蚊喷雾、蚊帐要备好,装纱门纱窗,外出穿浅色长衣长裤,用含避蚊胺(DEET)驱蚊剂。

  3. 不去高风险地区:非洲(南非等)、亚洲(印度、泰国等)、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等),我国广东、云南、浙江等地也曾报告过。

  陆

  医防融合促防控

  市民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易加重出血风险)。目前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防疫智屏已动态更新基孔肯雅热的防控提示,通过“多问一句”,为群众防病增添“一大保障”。

  图片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