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与您共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与您共享

生命的奇迹:早产儿战胜重度贫血,背后“真凶”竟和妈妈有关

发布时间:2025-03-15来源:

  2025年3月9日,一位胎龄35+2周,出生时血红蛋白仅40g/L的重度贫血早产儿,在昆山市一医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成功战胜了重度贫血、休克、呼吸衰竭、喂养不耐受等重重难关,顺利回到妈妈怀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图片

  紧急剖宫产——早产儿命悬一线

  2月17日晚间,一位怀孕35+2周的准妈妈因“胎心监护反应欠佳”,被紧急收入产科行剖宫产,然而宝宝的出生并没有让医护人员松一口气。

  宝宝出生后全身苍白,呼吸微弱,肌张力低下,新生儿科、产科医护人员立即进行了新生儿窒息复苏,并将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一步治疗。转入NICU后,进行无创通气辅助呼吸、扩容治疗后,宝宝的呼吸情况较前缓解,但仍全身苍白、脉氧低下,情况不容乐观。医护人员迅速为宝宝急查血常规、血气等,结果令人揪心:血红蛋白仅有40g/L,属于重度贫血,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与时间赛跑——紧急输血创造奇迹

  新生儿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与检验科、输血科联系,急查血型,进行紧急输血治疗。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宝宝的生命体征,确保输血安全。 随着一滴滴鲜红的血液流入宝宝的体内,宝宝面色逐渐红润起来,脉氧也稳定在了正常范围。

  图片

  ▲输血治疗

  多学科合作诊疗——寻找贫血真凶

  入院第2天,宝宝复查血红蛋白75g/l,仍需输血治疗,但输血科发现宝宝与献血员的交叉配血不相合。新生儿科立即联合产科、输血科进行多学科讨论,全力寻找宝宝贫血的真凶。医院安排宝宝妈妈检查甲胎蛋白,数值:7496ng/ml,远高于正常值;安排宝宝检查新生儿溶血实验,结果为阳性。由此考虑,宝宝贫血是由于胎母输血综合征合并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临床上少见。

  输血科通过鉴定患儿及母亲ABO及Rh血型,最终建议选择RhC抗原阴性的O型洗涤红细胞予以输注,从昆山市红十字血站提供的41份献血者样本中筛选出3份符合要求的样本,及时为宝宝输注治疗。

  图片

  医者仁心——守护生命之光

  在接下来的监护治疗过程中,宝宝先后经过4次输血、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保证静脉营养输入、蓝光退黄等相关治疗,在住院20天后,顺利出院,回到妈妈的怀抱。

  图片

  新生儿科主任朱文英表示,这名重度贫血早产儿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医院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和快速反应,也体现了医院在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方面的高超水平。她提醒广大孕产妇,一定要重视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异常情况,保障孕产妇和宝宝的健康。

  图片

  胎母输血综合征(fetomaternal hemorrhage,FMH)是指妊娠期或分娩时一定量胎儿血液通过破损的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引起胎儿不同程度贫血以及母亲和胎儿溶血性反应的临床症候群,是胎儿非免疫性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

  晚期三联征为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监护出现正弦波、水肿胎。由于发病隐匿,围产儿病死率高。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