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与您共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与您共享

百年一院(成人组)胡乃民:从“古董手电”到“全飞秒激光”,见证眼科飞跃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05来源:

  裂隙灯显微镜(简称裂隙灯)是现在眼科医生诊疗患者的非常普通也是不可缺少的设备,它由照明系统和双目显微镜组成,灯光透过一个裂隙对眼睛进行照明,裂隙光带犹如一把光刀将眼球组织形成一个光学切面,同时用双目显微镜将眼球组织放大几十倍,可以细致观察眼睛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以及前部玻璃体等组织的结构形态,了解眼睛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如再结合其他设施,还能检查房角、眼底和眼压等等。

  在70年代之前,我国县级医院的眼科能有裂隙灯这一设备的少之又少,当时,我院眼科有4位医生,用于检查患者眼球的工具是一个手电筒内装1号电池,为了更好的聚光,我们把它的前部反光罩取下,装上一颗聚光电珠,再配上一个小小的但能放大13倍的放大镜,这样就可以用来辅助观察一些细小的眼表病变。这样的装备对于当时的眼科医生来说,相当于内科医生的听诊器一样重要。

  图片

  70年代初期,医院眼科医生使用的检查手电筒和放大镜

  在那个年代,测量眼压用的是压陷式眼压计(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测的时候需要患者仰卧,在眼内滴入麻药后用眼压计直接压在角膜上读数,如果眼压高了还需要增加砝码重复测量,有时遇到患者配合不太好则容易擦伤角膜。还有的仪器就是直接眼底镜和用来验光的间接检影镜。

  那时,眼科医生都盼着能有台裂隙灯来帮助提高诊治水平该有多好啊。进入70年代后期,我院眼科引进了第一台先进设备:裂隙灯,是由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这台裂隙灯到达科室后,同事们都视如珍宝,极其爱护,除了经常擦拭保养,还请后勤洗衣房同事帮忙做了一个布套(那时医院洗衣房同事除了负责洗涤衣物和各种布质医疗用品外,还兼顾缝纫修补工作),每次下班时都用这个布套将裂隙灯罩好,以免沾灰或磕碰。自从有了裂隙灯,眼科医生如虎添翼,可以更精准的观察患者眼睛的细微变化,为正确施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90年代初,我院眼科又购置了一台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这也是医院乃至昆山的第一台眼科手术显微镜,开始了显微手术的时代,在当时苏州地区县级医院眼科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图片

  1993年,医院成为苏州市首家开展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眼的医疗单位(前排右一为作者)。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进步,眼科的医疗设备仪器不断更新增多,从用于检查诊断的非接触式眼压计、屈光检测仪、综合验光仪、眼部AB超、眼底照相机、激光眼底扫描仪、同视机、OCT、全自动视野检测仪、眼部生物参数检测仪、UBM超声生物显微镜、电生理检测仪等等,到用于治疗眼疾的超声乳化仪、冷凝器、激光治疗机、玻璃体切割机、准分子激光机乃至世界先进的飞秒激光设备,不胜枚举,就连门诊治疗室也配备了手术显微镜。

  图片

  2021年,眼科成为苏州市医学重点扶持学科

  2004年,医院引进了准分子激光机,使得近视的治疗方法上了一个新台阶。2023年,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址后又引进了最先进的全飞秒激光机,为昆山及其周边地区的近视眼患者摘镜提供了更完善的保障。

  2023年,医院开展全飞秒激光手术

  回顾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的百年历史,眼科和全院所有的科室一样,设备和仪器不断丰富,医疗技术应用不断精进,从当年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冷冻头粘出白内障到现在的超声乳化吸出白内障并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从当年为青光眼患者使用烧红的刀片做滤口到现在使用眼内引流阀植入;从当年使用剃须刀片做眼球切口到现在用飞秒激光做切口,达到了“开刀不用刀,切口不流血”的神奇境界,这一切,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古董手电筒”到“全飞秒激光机”的更新迭代,这不仅是医院对患者关怀与医疗服务尽力追求的体现,也彰显了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传承创新的不懈动力。

  我现在已光荣退休,作为曾经在医院工作了50年的老员工,在庆祝医院百年华诞的日子里,衷心祝愿医院在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征途上继续努力前行,再创辉煌!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