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是创办于民国14年(1925年)的广仁医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对昆山县城进行狂轰滥炸,广仁医院也被炸毁,成就废圮。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创办昆山公医院。
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县人民政府派员前往接收,然后,改建成昆山县人民医院。
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发奋努力,医院规模逐步扩大,医疗技术逐渐提高,医院设备也随着不断创新。将一座普通的“小医院”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6年,医院决定编纂一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志》,以传后人。是年11月9日,举行了《院志》编纂启动仪式。此后的各项准备工作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逐步推开。
首先,成立《院志》编纂委员会,由医院时任院长陈健担任主任、党委书记吕文龙担任副主任,聘请袁理、王道伟、陶志为《院志》顾问,周一飞、王国桢、吴鼎榈任编辑,院志办的工作,由范琴斐副书记具体负责,在全院各个科室聘请“资料采编人员”共69人。印象深的是,范书记对这项工作高度负责,几乎每天都到院志工作办公室来了解工作进展。
图:《院志》编纂启动仪式
广征博采 搜集资料
资料是修志的重要要素,搜集资料采取“先内后外,先近后远”的方式进行。先后从市档案馆、卫生局、红十字会以及本院保管的文书档案共600全卷。范书记还带领我们前往南京江苏省档案馆查阅民国时期的档案,进一步核实广仁医院、昆山公医院的创办时间。先后召开老领导、老专家、老职工座谈会四次,参加的人数共21人。范书记还带领我们赴上海走访第一任院长陶志同志。还去苏州走访老领导姜嵩山、蔡清慧、张慎行三位老领导老专家。
累计搜集的资料达1400万余字,为撰写志稿奠定了基础。文化办原主任杨琴凤同志整理出照片137幅,做到图文并茂。
图:院志编辑组走访陶志院长夫妇
撰写志稿 逐级审稿
在资料到手以后,便开始撰写志稿。范琴斐副书记、王伟亚副书记等领导还带领我们前往苏北人民医院、吴江第一人民医院学习取经。三位编辑分工合作,力求写出一部高质量的医院志。撰写志稿这个阶段是修志工作时间最长的阶段,几乎占到全部工作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初稿出来之后,分送各领导和相关科室、部门请他们审阅,提出修改意见,有部分稿子来来回回,要审核几遍,避免有误。特别是对容易发生错误的章节更不容忽视。经过大约三个月时间的努力,《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志》的初稿全部完成,送印刷厂打印成“送审稿”,送领导和顾问审核。
图:作者在撰写志稿
终审完稿 付梓出版
“送审稿”送给领导和顾问后,安排一个月时间审阅完毕。2009年4月23日召开《院志》评审会,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方志专家吴奈夫同志也请来参加,做到精益求精。
院志办的三位编辑将领导、专家提出的意见一一进行疏理,修改完毕后,2009年10月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一部具有80余年跨度的医院志完成,为昆山的方志宝库填补了空白。
图:院志首发仪式
图:昆山市一医院院志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