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饮料、水果是人们解渴的宠儿,能满足了口腹之欲,但其糖分却是“小糖人”身体不能承受之重。
饮食不当,误入“甜蜜陷阱”
今年65岁的陈先生,是内分泌科“不太听话”的老朋友,饮食不规律、爱喝酒。近两年来,他已经是第三次造访内分泌科。
最近的天气,让他没经受住诱惑,5瓶可乐和3斤西瓜下肚,因恶心呕吐来到了医院。入院血糖:36.49mmol/L,尿酮体:1+,血气:PH7.3,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无独有偶。陈先生出院后没过多久,年仅14岁的小豪(化名)也造访了内分泌科。平时爱喝碳酸饮料的小豪,半月前开始出现糖尿病典型的口干、多饮、多尿症状,就医。其父母带来急诊时,测血糖:19mmol/L,尿酮:3+,血气:PH7.1,同样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近期,上述两位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逐步好转,已出院。
回顾陈先生和小豪的病史,都因为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究其发病根源,饮食不当是罪魁祸首。
近期,科室接诊了不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有近一半的诱因都是因为不恰当的饮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Q1: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由于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使得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失衡。
最终患者体内累积了过多的被称为“酮体”的酸性物质,若未及时发现并治疗,最终就会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Q2:常见诱因是什么?
1.各种急性感染:以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消化道感染最为常见;
2.不合理治疗:未使用降糖药物、中断降糖药物、药物剂量不足、使用相对禁忌的药物等;
3.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无节制进食、饮酒过量;
4.应激状况:如外伤、手术、妊娠或分娩时、精神刺激等;
5.并发或合并严重疾病。
Q3:临床症状有哪些?
早期:可有多尿,口干、多饮,视力模糊等症状;
中期:有如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脱水、四肢发冷甚至昏迷。
Q4:如何预防?
1.规律监测血糖:定时定量使用降糖药物,不随意中断或减量。
2.合理用药:因其他疾病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利尿剂等,应与医生详细沟通,根据用药剂量及血糖控制水平,调整降糖方案。
3.调整饮食习惯:规律均衡饮食,定时定量,注意不能暴饮暴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这个炎炎夏日里,整理《常见食物升糖指数分类表》帮助糖友们抵抗“甜蜜陷阱”的诱惑,牢记饮食禁忌红线,科学选择体验夏日甜蜜。
附:常见食物升糖指数(GI)分类表
注:高GI:GI>70,消化吸收快,对餐后血糖影响大;中GI:55≤GI≤70,对餐后血糖影响中等;低GI:GI<55,释放缓慢,对餐后血糖影响小。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门诊安排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