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诞生于1925年的江南名园“半茧园”内,开创了昆山西医之先河,曾先后命名为广仁医院、昆山公医院、昆山县人民医院、昆山市人民医院。“十三五”期末,医院成功创建为苏州市首批县(市)级、昆山市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查看详情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诞生于1925年的江南名园“半茧园”内,开创了昆山西医之先河,曾先后命名为广仁医院、昆山公医院、昆山县人民医院、昆山市人民医院。“十三五”期末,医院成功创建为苏州市首批县(市)级、昆山市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查看详情 > 半茧园旧名“春玉圃”,明嘉靖丙午年(1546 进士、吏部左侍郎、著名藏书家叶盛玄孙恭焕所辟,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恭焕孙工部主事叶国华,在“春玉圃”基础上拓地二十余亩,更名 “茧园”。清初,园析为三,叶国华仲子叶奕苞得其半葺,易名 “半茧园”。园内除池沼山石之外,且有大云堂、揖山亭、据梧轩、樾阁、霞笠、烟榭、小有堂、唐亭、绿天泾、梅花馆、春及轩 诸胜,曲栏长廊,错落有致,花木扶疏,池水回绕,亭榭掩映,恬静幽深。
民国初期,这里被修葺成公共园林,1935年,昆山较早的医疗卫生机构——广仁医院设在其中,可惜1937年连同半茧园内诸多建筑,毁于日军炮火。
1946年,在半茧园沿河又办起了一所昆山公医院,这便是现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30多间平房,总面积还不到1000平方 米,10多个工作人员,医疗设备及其简陋。
如今,半茧园遗迹大云堂、梅花馆等已很难寻觅。唯有揖山亭居于医院的中心地带,去年经整治后重现姿容,这里以幽静取胜,古樟、老榆、青松相伴,藤萝悬垂倒挂,蔚然成一碧幛。放射科、小儿科病区就在揖山亭西侧,窗前屋后,素梅翠竹,碧绿的芭蕉与 猩红的天竺交相辉映,所栽无几,但觉生意盎然。
揖山亭向西为门诊部,门诊大厅四周,铺设水泥路面,以花石栏杆修饰,大厅南端新砌的曲边水池,池中假山嶙峋,水声淙淙。
从揖山亭向东,幽径迤逦连绵,便是1982年新建的专科病区,大楼二层,椽檐飞挑,古色古香,三面环水,用半茧园桥衔接。
半茧园旧址花神殿,由荷花池与揖山亭相隔,1983年这里被翻 建成老干部病房。医院利用原来的水道,模拟林间的湖泊、小溪流,对荷花池疏导挖宽,砌上石驳岸,河池相通,活水有源。
半茧园小有堂,现已翻建为灭菌制剂室。堂前原有稀世之宝 “寒翠石”。据旧载,在顾仲瑛玉山草堂前,清嘉庆八年移至半 茧园。因有苏东坡题识觞咏之 语,元末明初博士柯九思再拜而 去,及御史达兼善来观复作古篆 “拜石”,又题“寒翠”以赞美 之,诗曰:“烟笼寒翠石真奇, 生长灵山孰转移?当日草堂留胜 迹,名流题编锦囊诗。”近年 来,此处引起不少考古学者的关注。
岁月沧桑,一个吸引历史文人墨客的“半茧园”,现在已成为 昆山人民卫生保健的医疗中心,它正应和着时代的脉搏在跳动,充满着无限生机。(文/许柏泉)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