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不平凡。2020年注定被铭记。
庚子新春,疫情突袭。全国上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打响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而医务工作者则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烽火线上冲锋陷阵的英勇无畏的战士。医院31名白衣战士肩负着市委市政府的嘱托和昆山人民的期盼,用“最美逆行”与“硬核力量”扛起责任与担当。
2020年5月由昆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发起,市卫健委、市文联、市一医院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了《逆行天使——昆山市援鄂抗疫医务人员口述实录》采访征集,挖掘昆山逆行英雄们在驰援湖北武汉抗疫一线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记录他们生活中的点滴,致敬最美逆行者。
陈建培 :义无反顾奔赴疫情最前沿!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护师
第五批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
第三批苏州市援湖北医疗队
支援单位:武汉市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我叫陈建培,1992 年 3 月 出 生,今年28 岁,南通如东人。2014 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本科学历,研究生在读,现在是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护师,是医护队伍中的一名新兵。2020年2月8日 晚上 11 点多钟,我接到了科室护士长的电话,通知我明天出征,参加江苏省苏州市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市。说实话,前一阶段我们医院组织第一批队员出发去武汉支援时,我就想到了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时刻准备着接受组织的选派,驻守在最需要的医疗前线。
准爱人——我的男朋友平时在南京上班,他是一名医生。得知情况后,他十分支持我的决定。我征求家里老人的意见时,爸爸、妈妈起先是不怎么同意的,但得知我们已经统一了意见后也就答应了。男朋友在送我出征时说出了埋藏在他心底多年的话:“放心地去吧,我等着你凯旋。回来之后,我们就结婚。”在亲人的嘱咐声中,我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走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的最前沿。
未婚夫的鼓励呵护
我的男友交际面广,也很会动脑筋。他及时打听到他们医院派出医护人员去援鄂的工作经历,第一时间给我列出了一长串的物品清单、注意事项……所以,我就成为了整个第二批援鄂队员中个人携带物品最多也是最齐全的一位。
陈建培工作照
抵达武汉的时间是2 月 9 日晚上 9 点多钟,我们集中入住在禧玥酒店。沿途看到的是空荡荡的街头和行色匆匆的医护人员,看来武汉的疫情比想象的还要严重。我内心不由得一阵紧似一阵地担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残酷程度不知道究竟怎样?患者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脑海里也会浮现出战士冲锋陷阵,甚至是舍身炸碉堡的壮烈场景……如果,我要是“光荣”了呢?此行难免会“凶多吉少”,幸亏男朋友为我作了充分的准备。
当天晚上,由于运输不畅,我们到达宾馆时,行李却没有同时到达!和男友报了平安之后,他一个劲地追问我所带物品缺不缺,呢大衣管不管用,消毒药液有没有用上……而我只能对他善意地说了一个谎:“一切安好,我最亲爱的人!”在极度焦躁不安和无奈的环境中,我和队员们和衣而眠挨到了天亮。
鉴于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对呼吸病人的护理工作,与此次援鄂主要医疗任务专业相匹配,在武汉市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经过短暂的医护培训之后,我便和队员们一起投入到新的岗位。
我所在的E3-7 病区收治的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而且大部分患者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甚至还有肺结核等原发症。因为当时当地的医疗资源十分紧缺,有个别症状严重的患者不得不使用了有创呼吸机。这部分患者被隔离在特护病房内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相对来讲, 这些患者的传染性强,危害性更大。但我们是医护人员,我们知道面对的是严重的感染患者,如果我们稍有不慎也将被感染,也将会死亡。说不害怕那是假话。幸好医疗部门针对新冠肺炎的防护措施得力,方法效果得当,不然,真是比较危险。进入病房前,我们首先要完成严格的清洗消毒,穿了病员衣后再穿一套手术衣,接着还要再穿一套防护服,包括 2 个帽子;手套要佩戴 2 个以上;口罩最初是一个 N95 口罩,后来口罩产量充足了,我们又在 N95 口罩外面再加戴一个医用口罩;脚上穿了护士鞋后又加鞋套。与此同时,每名队员必须佩戴护目镜。佩戴护目镜大有讲究,像我这种近视的,在近视眼镜外面再戴一个护目镜是极其不方便的。幸好出发之前男朋友特意嘱咐我换配了一个小巧形的眼镜,不然真的会很麻烦。有些像我一样患有近视的同事,只有让家里人重新配了小框眼镜寄到武汉后再使用,也有同事顾不上自己是近视,穿着特别笨重的工作服,克服视力不佳的影响投入了战斗。
刚到武汉的大半个月,天气还不是很热。到了 3 月中旬,当地的天气突然转暖。鉴于新冠肺炎病情的特殊 性,公共场所不能使用空调,我们不得不顶着汗水作业,浑身上下全部湿透。刚开始,护目镜起雾, 很难看清东西,过了一会儿突然感觉能清晰地看到东西了,那是镜片雾化集聚过多变成水珠的缘故。我们的额头上、眼帘处不停地有汗水流淌下来,此时的镜片反而变得更清晰了。院方因地制宜地将一些冰块放置在病区内,最大可能地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这种待遇在春暖乍寒的昆山是不可想象的。
陈建培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护理操作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当地大部分居民被隔离。医院无护工,患者身旁无家属陪护,所以我们对患者的护理侧重于生活性的照料,比如为病人打开水、打饭,为半身不遂或脑梗等患者翻身擦身等。同时,我们医护人员还要及时了解掌握病人的情绪,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保证患者早日康复。有一位 10 多岁的男孩患者,他们一家三口都不幸患上了新冠肺炎。当时,他的父母亲被安排在其他院区接受治疗,而且比男孩要早一点治愈出院。曾经一段时期,小男孩的情绪非常低落,我们医务人员了解情况后经常与男孩交流谈心,鼓励男孩放下包袱,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最后,男孩得以康复出院。
还有一位是我从医六七年以来见到的特殊病例。她是一位年近90 岁的老奶奶,昏迷中的她伴有便血症状,一天下来的出血量约有 2000CC。让人感到尴尬的是,因为新冠肺炎患者伴有严重的腹泻,老奶奶在毫无知觉的状态下腹泻次数特别多,大便量也很多。有一天临近下班了, 我还在艰难地处理患者的粪便,幸好接我班的是昆山中医院的男护士濮德松,他给我解了围。他让我赶紧下班,把剩下的事交给他接着处理, 不然会赶不上回宾馆的班车。因为我们护理工作有“不干不净,不交不接”的规范要求,幸好遇到了这名有担当的男护士帮助了我,我真的要好好地感谢他……
还有一次,我负责为 20 多名患者测量血压。这在昆山医院来讲, 这么点工作量是不足为奇的。但只有当在新冠病人病房里忙完了这些活之后,我才切切实实体会到一个字——累。当听到病人发自内心的一声声道谢时,我的劳累也就被冲淡了。工作虽累,但也是快乐着的。
在援鄂期间,千里之外的男友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鼓励,组织上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关怀。毕竟自己年纪轻,想家的时候会多一些。我的男友一直收集南京等其他援鄂医疗队的相关信息,经常反馈给我、提醒着我,让我逐渐克服了恐惧,缓解了紧张的情绪。他教给我的一些独特的方法,我也会与队员们共同分享,比如在战地如何更好地改善睡眠,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新冠肺炎的分析等,使我和队员们减少了一些盲从,少走了一些弯路,稳定了军心。如果要给我颁发军功章的话,这份功劳里面确确实实有我男友的一大份呢!所以,在整个援鄂期间,我是很受队员们的欢迎的。3 月 30 日,我和队员分头在房间里做返程的准备。下午,我接到了一份快递,是我男友为我预订的一个生日蛋糕。刚刚收下,忽然又有一个生日蛋糕送来了,竟然是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我们科室护士长张琴芳为我预订的,并且还录制了同事们祝贺我生日快乐的视频……
我真的很激动很欣喜,太感谢我的男友和同事们了!哪曾想我的高兴劲还没全部释放完毕呢,我们援鄂医疗队的领队——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虞乐群主任和秦霞护士长以及武汉同济医院党支部也专程为我送来了生日蛋糕!当天,我一共收到了 4 个生日蛋糕。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在大家的祝福声中,我含着热泪点燃了生日蜡烛,为我,为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默默地祝福!在极其独特的庆祝氛围中,我瞬间变身为一名专业的蛋糕品鉴员,尝到了甜甜的、香香的、散发着浓浓爱意的幸福味。这种甜蜜的味道一直持续到今年“五一”期间,我和男友正式步入了婚姻殿堂。同时,我也更加坚信,这种甜蜜幸福的滋味必将贯穿我的一生……
采访手记
陈建培从“战斗”中得到成长,她不仅收获了爱情,更是从一名被男友和家人倍加呵护的乖乖女锻炼成长为一名英勇的抗疫战士。在战场上,她与战友濮德松一起默契配合,团结互作,充分展示了昆山援鄂医疗队员天使般的风采。曾经被推迟的婚礼在今年“五一”期间隆重举行,虽然笔者未能参加他们的婚礼,但时间和空间阻隔不了温情的传递。让鲜花和掌声送给她和她的爱人,我们为他们喝彩,更要为他们祝福。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祝愿他们事业有成,好人一生平安!
整理:蒋 森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