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人文荟萃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人文荟萃

去年今日,逆行天使——周海燕:天下兴亡,我辈有责!

发布时间:2021-04-02来源:

    2020年注定不平凡。2020年注定被铭记。

    庚子新春,疫情突袭。全国上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打响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而医务工作者则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烽火线上冲锋陷阵的英勇无畏的战士。医院31名白衣战士肩负着市委市政府的嘱托和昆山人民的期盼,用“最美逆行”与“硬核力量”扛起责任与担当。

    2020年5月由昆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发起,市卫健委、市文联、市一医院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了《逆行天使——昆山市援鄂抗疫医务人员口述实录》采访征集,挖掘昆山逆行英雄们在驰援湖北武汉抗疫一线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记录他们生活中的点滴,致敬最美逆行者。  

    周海燕:天下兴亡,我辈有责!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管护师

第五批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

第三批苏州市援湖北医疗队

支援单位:武汉市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我不是英雄,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我叫周海燕,1987 年出生,2008 年参加工作,目前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


    2020年2月8 日元宵节晚上,睡梦中的我突然听到手机在响。拿起手机,发现是护士长的电话,护士长在电话里说医院要去武汉接管一个病区,科里要派 6 个人去,询问我是否愿意。刚才还迷迷糊糊的我瞬间清醒:医院第一批支援湖北武汉的抗疫人员年初二就出发了。这么快就组建第二批人员,看来武汉的疫情不容乐观。
    明确了相关事宜后,我马 上开始整理衣物,一边整理一边想:要不要告诉远在盐城射阳老家的爸爸、妈妈呢?这么晚了,还是算了吧!整理结束后,脑海里不断地浮现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和消护要点,一遍又一遍……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医院,科里的姐妹们已经知道了。她们围着我问这问那。

 “接到电话时紧张吗?” 

  “还好吧,不是太紧张。”       

  “你爸爸、妈妈知道你去武汉吗?” 

  “还没说呢!”                

  “注意保护自己,加油!”

    简单而又隆重的送行仪式后,我和同事们坐车到达无锡硕放机场,直飞湖北武汉。

    飞机落地已是华灯初上,坐在汽车里的我,看着车窗外万籁俱寂、空无一人的街道,心情不由沉重起来:这场由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太残酷了。

   “宝贝,妈妈已经下飞机,安全到达武汉了。”有同事已经开始打电话报平安了。

我不由地也拨起了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妈妈接的电话。她照例一口气提问:“今天上什么班?有没有按时吃饭?晚上吃了什么?电视新闻里说武汉的疫情很严重,你们医院情况咋样?”我没告诉她实情, 叮嘱她尽量不要外出,口罩不要舍不得用,然后很快地就结束了通话。我怕自己说漏嘴。

周海燕

    2 月 10 日,我们团队来到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忙碌了一个上午, 我们才将带去的物资分配处理好,紧接着就开始了院感系列培训。分组练习穿脱防护服时,培训室内特别安静。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操作, 一个个都像得了强迫症一样。顺利完成考核后,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晚上和妈妈通了电话,我仍然没有告诉她我已到了武汉。

    2 月 11 日下午,我接到进入病区的通知。终于要上战场了,我却突然紧张起来。在清洁区老师的协助下,我和小伙伴穿戴好防护服, 穿过一道道缓冲门来到了污染区。

    当时是凌晨,病人已经休息。交接班之后,在同济医院老师的协助下,我有序地开始了工作,紧张的情绪却在不经意间消失了。也许就像新闻里接受采访的那位护士小姐姐说的那样:“穿上工作服就什么也不想了,也想不了了,只知道要护理好病人、做好防护就可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防护服带来的头晕、呼吸困难、大量出汗等不适也逐渐加重。巡房、抽血这些平时常见的护理工作也变得异常困难, 就连说话、走路都觉得费力。

    下班回到宿舍,好不容易完成个人卫生工作后,我躺在床上,仔仔细细地回想在病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最后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每一个操作都符合规范,周海燕,放心睡觉吧!

    很快地,迎来了我的第二次值班。这次是晚间的班次, 与病人也有了更多的接触。输液、发放药物、测量生命体征、发放晚饭、倒开水、给不能自理的病人喂饭、协助如厕、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这些工作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我穿上了防护服、地点在武汉而已。

    结束值班任务回到宿舍后,整个人像散了架,什么也不想干了。小伙伴、护士长以及院领导的微信语音,就像春天里的微风,拂去我一身的疲惫,支持着我完成个人消护工作。躺在床上,我再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是妈妈的声音。没等她开口,我就抢着说:“妈,我在武汉,刚从病区出来。这里防疫物资多,防护也到位,领导和同事都很关心我。”

  “你说什么?怎么回事啊?不是说在昆山吗?”妈妈的声音一下喑哑,电话也随之被挂断。

    很快地传来了微信视频通话的请求声,是妈妈。      

  “你怎么去了武汉啊?为什么不告诉我们?怎么这么不听话?那里非常危险的呀……”妈妈的眼泪已经控制不住了,爸爸也出现在了视频里。我的心一下揪住了。

周海燕返回昆山后的工作照

   “没有那么危险的,我们有专家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所有的防护措施都做得很好。再说了,我的专业就是护士,不要担心。你们看,我不是好好的吗?我很快就会回家的。”

      结束视频后,我趴在床上哭了起来,所有的压力彻底释放之后, 我反而一身轻松。之后的每一天,妈妈和爸爸都要与我视频通话,妈妈的情绪也在一众亲戚的安抚中逐渐稳定。有了爸爸、妈妈的理解与支持,我的工作愈发得心应手。我始终认为自己只不过换了个地方工作而已。

     3 月 16 日,是同伴的生日,家人及同事给小伙伴发来了祝福视频。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朴素、温暖的语言瞬间触发了同伴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看着泪流满面的她,我发现自己也泪眼模糊。

晚上,我们苏州二队进行了一场小范围的昆山医疗队座谈会(每个人都戴着口罩,保持1 米以上的距离)。大家如聊家常般地分享着各自的工作情况,互相提醒着防护要点。当然,队长还会时不时地进行心理疏导,说上一两个笑话活跃气氛。

    聊着聊着,一位同事忽然笑着说 :“不怕你们笑话,来武汉前我还给家中留下了遗书。”

    这个笑话真的很壮烈,却又如此真实,真实到我这个自认为非常理性的人,也不禁笑着笑着就哭了。

    就是这样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因为坦诚相见而相濡以沫,一个眼神就能确认彼此的默契,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力量,也让我拥有了坚持到最后的勇气。

    2020 年3 月 31 日,武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们结束任务回到昆山。尽管大家都喜欢用“英雄”来称呼我,但其实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名普通的医护工作者。因为疫情需要,我去了武汉而已;因为祖国需要,我尽力了而已;因为天下兴亡,我辈有责而已。

采访手记

    采访过程中,海燕始终很平静,那些于听者而言的揪心之事、煎熬之情,在她的语言中你感受不到丝毫的情绪波动。也许就是这种淡定,成就了大批医护工作者在新冠疫情肆虐下的逆行与战斗。“换一个地方工作而已”,多么朴素却又感人的语言!

整理:徐  莺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