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同时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等等。这些传染病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人员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较容易传播,会对大家工作、学习带来影响,春季传染病“可防、可控、不可怕”,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
是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严重出现肺炎等。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成人感染症状加重。
3、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近年成人也有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4、猩红热
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5、水痘
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空气飞沫传播;被疱疹液污染的用具。水痘的潜伏期为 12 ~ 21 天,平均 14 天。患了水痘以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皮肤分批出现皮疹,以躯干为多,头面部次之;皮疹由最初的斑丘疹逐渐发展为疱疹,好转后结痂;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 10 天左右自愈,但发疹期间要注意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继发感染;重症水痘还可发生水痘肺炎、脑炎、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所发生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它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的还会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婴幼儿流脑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拒食、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惊厥及囟门隆起,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多不明显。
二、预防措施:
1、定时开窗自然通风,每天不少2个小时,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用食醋喷洒或熏蒸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工作、生活场所卫生;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经常锻炼增强抵抗力。
5、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6、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适时增减衣服;合理膳食,易清淡、高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