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健康教育

用药指导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用药指导

引发药疹的药物有这些 如何防治小儿药疹

发布时间:2017-12-29来源:
     一般的药疹是发病不是立刻显现,而是具有潜伏期。第一次用药往往不引起皮疹,但已使机体处于一种致病状态,平均期为7~10天,当第二次再用相同药物时,则24小时内会迅速出现反应。即使相隔很久也会引起复发。
  小儿常见的药诊有以下几种:
  固定性红斑型:发于嘴周围皮肤,肛门处及外生殖器部位也很常见。皮疹形态特殊,易于识别。特点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红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阿司匹林、APC、阿鲁片、复方新诺明等易引起此类药疹。
  红斑性发疹型:表现为全身性,对称性分布大量鲜红鸡皮样小疙瘩,或粟粒大小的红色斑片,形成似猩红热式麻疹,伴轻度中度发热。此类药疹以青霉素类药物最常见,如氨苄青霉素、安必林等。
  引起小儿药物过敏最常见的有4种:
   (1)解热镇痛药:如APC、阿鲁片、巴米尔等含有阿司匹林的口服退烧药。肌肉注射的安痛定也能引起药疹,而且比较严重。
   (2)磺胺药:如复方新诺明。
   (3)青霉素类抗生素:如口服安必林,肌肉注射的青霉素,静脉点滴用的氨苄青霉素等。
   (4)其他各种疫苗及一些中草药也可引起药疹。
  预防药疹是医源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疾病前应注意下列几点:
  1、用药前应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
  2、用药有针对性,尽可能用药单一,防止滥用及乱用药物。
  3、用药后如发生皮痒、皮疹等异常时,若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应停药观察。
  4、有肝、肾疾病,且肝、肾功能异常的病人,用药宜小心、谨慎。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久。
  5、应用青霉素、血清、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按规定方法做皮肤试验,以防严重过敏与过敏休克的发生。
  6、已确诊为药疹者,应将致敏药记入病历,并嘱病人牢记,每次看病时应告诉医生以免误用。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