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药物需警惕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滥用激素是药源性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原因。这类药源性骨质疏松症除表现为腰背痛外,还是老年人自发性骨折的重要因素。故老年人如需长期应用激素,同时应给予补骨药和钙片,及抗骨质疏松药。
利尿剂:如速尿、氢氯噻嗪片、吲达帕胺片等,为老年人常用的利尿药、降压药和心脏病药。长期服用后,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体液失衡、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低血钙等,可致骨质疏松症,如果摔倒,极易骨折。
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甲状腺激素对骨骼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适量有利成骨,过量则破骨、骨松。故甲亢老人要权衡利弊,千万不可因过度用药而致药源性骨质疏松,得不偿失。
抗癫痫药:癫痫老人服药一般要2-4年,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一线抗癫痫药,可因其促进维生素降解,抑制消化道对钙的吸收,而致“低钙血症”,迫使钙元素从骨质中“脱出”,导致骨质疏松症。故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的中老年人,应严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肝素:肝素抑制消化道对钙的吸收,如长久用(4个月以上),会发生骨质疏松症和自发性骨折。预防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大剂量,应用3个月后由医生按病情调换其他抗凝血药。在用药期间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平日应注意饮食适当锻炼
专家强调,如果出现病原性骨质疏松,立即停用致病药物或减少给药剂量,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最大程度减少药源性骨质疏松对患者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三点预防药源性骨质疏松。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讲究低钠、高钾、高钙和高非饱和脂肪酸,戒烟限酒,并且建议每日钙摄入量达800~1000 mg。适当晒太阳,以改善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从而增加钙吸收。
二、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
三、严格控制导致该病的药物品种、剂量和疗程,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儿童和青少年应格外加强体育锻炼,因为青年阶段多运动、多锻炼,可使骨骼变得强大,致密。而老年人运动易出现跌倒,应以预防为主。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