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疗护理

护理工作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护理 > 护理工作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慢性病护理新进展研讨班”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2-08-16来源:护理部

    2022年8月11日-14日,由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22-1405-1089(国)〗“慢性病护理新进展研讨班”在线上(腾讯会议)顺利召开。共有354名护理同仁参加了本次学习班。

  开幕式由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护理部主任金学勤致辞,金委员表示本次学习班课程内容注重探讨慢性病护理领域的新理论、新进展,有助于慢性病护理专业人员的培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社会。金委员对本次继教班举办的重要性及会务组织予以高度评价,对学员们在疫情当前仍能参加学习表示肯定与鼓励,并预祝本次学习班圆满成功。

   

  开幕式结束,由来自台湾专家黄仁杰教授以《认知症患者的社区照护》作为本次学习班首篇开讲,黄教授从失智症与正常老化的区别、失智症的分级及危险因素、失智患者的照护原则、预立照护计划、失智症患者的行为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讲解。同时分享了进食、排泄、穿衣、洗澡、睡眠、安全、法律方面等内容,课程中黄教授指出认知症可以早期识别并进行干预。作为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每一位患者不同的背景给予个性化的照护,实施有温度有高度的护理措施,鼓励学员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去探索。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胡雁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基于改进科学的质量促进研究》课程,课程中胡教授向学员们介绍了改进科学的定义、意义以及改进科学与实施科学的差异等内容。课程中应用3个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分享了质量改进科学推进的步骤、如何建立循证思维,如何将科学思维融入临床护理实践中,促进医疗服务持续质量改进。学员们纷纷表示该课程对将循证思维应用于临床护理质量改进,非常受用。

       

  来自苏州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李惠玲教授给学员们带来了《生命周期健康与人文》课程,李教授应用大量的古籍、中外名言及多年专研成果,同时结合自身护理成长历程,向学员们介绍了生命周期健康与人文的相关内容。李教授将抽象的“五性疏症”:仁、义、礼、智、信讲述的通俗易懂,精彩纷呈。帮助学员们树立了正确的人文关怀意识,掌握了实用的沟通技巧。指导学员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从人文关怀出发让患者体会如家般的温暖。

   

  来自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王雪妹主任,给学员们带来了《护理主导医护技联合门诊慢创中心的运行和管理》课程,王主任作为昆山市护理学会伤口造口专业委主任委员,指出慢性难愈性伤口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涉及学科多、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等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难愈性创面将越来越多,这类创面将越来越需要跨学科合作。王主任向学员们介绍了联合门诊的背景,组织框架等内容、并通过案例的形式阐述门诊工作的内容,我院通过开展联合门诊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的伤口干预更加具体,同时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也显著提高。以护理主导的伤口联合门诊,可以在伤口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为患者提供较为完整的治疗方案。王主任还指出:团队力量胜于任何个人,突破专业局限性成功应对挑战给患者提供专科专治同时实现“整体医疗”,医护合作将是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创新与发展的新方向。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钟绍主任分享了《糖尿病患者的精准血糖管理》课程,糖尿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是人体的慢性疾病,其治疗是一个长期、随病情进展不断调整的综合管理过程。不同住院患者使用不同血糖控制目标。钟主任课程中向学员们解读了《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7版)》相关内容,提出智慧血糖管理模式即互联网系统管理模式可以优化血糖控制效果,改善预后;提高知晓率,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从而达到“内分泌科--非内分泌科”血糖管理无缝衔接,实现真正的闭环式管理。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范丽主任为大家带来《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在母婴护理专科门诊的作用》课程,范主任从IBCLC是谁、IBCLC能做什么、如何成为IBCLC、医院护理团队做了什么这4方面进行了分享,向学员们展示了从事这份专业的幸福感及职业认同感。范主任提出全程的孕产育的介入,将整个工作前移,通过教育转变孕妇的一些理念,范主任还分享了很多精彩案例,从分享中可以看出实实在在能解决妈妈的痛苦,使他们能够在身心上面投入去抚养。范主任还指出:成为IBCLC,需要从点滴做起,逐步提升民众对IBCLC认知和认可度,未来有更多的IBCLC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希望在线学习的学员可以共同去研究、去探讨。

   

  来自江苏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罗彩凤教授分享了《关于老年吞咽障碍的思考》课程,罗教授向学员们介绍了老年吞咽障碍发生的原因,吞咽障碍评估量表的应用、以及多元化的策略在老年吞咽障碍中的应用等内容。还向我们分享了增稠剂的使用、吞咽障碍的系统管理,以循证为基础,多学科合作,构建标准化的方案,为临床护理人员对老年吞咽障碍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来自同济大学护理学院施雁院长给学员们分享了《慢性病并发症防控的护理实践与研究》课程,施院长从慢性病并发症防控的重要性、护理实践、护理研究、项目介绍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施院长强调,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是健康中国2030的国策,也是给我们护理学科、护理专业人员在此做出贡献的机遇,鼓励开展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方案的实施。施教授还给学员们分享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慢性病严重影响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预防慢病的发生以及“既病防变”的观念尤为重要,为大家指点了护理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许勤院长,给大家分享了《护理信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这一课程,许院长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科研实践、总结与展望这4方面详细进行了讲解。随着护理信息化的发展,催生了健康大数据爆发式增长,而通过数据的挖掘反馈也使得护理信息技术更加成熟。护理信息化的应用首先要通过移动健康大数据的收集、其次通过深入挖掘健康大数据进行风险预警,最后将预警信息嵌入移动医疗APP以提供个性化管理服务这几大步骤。许院长强调:在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中,需要在充分利用数据的同时严密防范隐私泄漏,力图在数据利用和隐私保护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实现疾病的预防、评估、治疗、干预、康复等功能的整合。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徐霞艳科护士长分享了《昆山市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课程,徐主任从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我院的应用实施及展望这三方面跟学员们进行了分享。互联网+护理服务将护理与家庭需求打通,为专业护理服务进入家庭开辟了新途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医疗资源短缺,分配不均的问题,有利于节约患者就医时间、减轻家庭看护负担。互联网+护理服务使护士发挥了专业的职业价值,推动专科护士向高级临床护理专家转化,从而推动护理服务产业的发展。

  

  同样来自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科护士长季舒为学员们带来《神经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管理》,非常专业地向学员们介绍了神经重症康复团队的构建、角色分工、康复原则、神经功能康复的主要内容。季护士长指出团队应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原发病及并发症,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早选用适宜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治疗,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激发康复潜能,促进快速康复的目的,学员们表示受益匪浅。

  

  来自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吕晓蕾主任,为学员们带来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管理》这一课程,吕主任从病因、慢性心衰的临床评估、生物学标志物评估、治疗及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心衰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已经进入了家庭,吕主任给大家提出了“无评估、不康复”的理念。并且详细讲解了如何去评估,应该评估哪些内容、通过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各种健康处方如何在临床进行开展应用等专业内容。从而达到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给临床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护理部主任金学勤分享了《VTE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与院内规范化团队协同管理》课程,VTE的高发和高风险使得VTE的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金委员指出预防VTE首先要进行筛查、风险评估,向学员们讲解了筛查、评估的重点、发生后抗凝治疗的观察要点,并与学员们分享了VTE指南的最新指导意见,最后以本院VTE多团队协同管理模式为例,向学员们讲解了如何更好地防治VTE工作,学员们表示对临床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来自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教研室龚月香主任,给学员们带来了《慢病管理中专职护理员的培训与管理》这一课程。龚主任指出社会老龄化需要大量的护理员,加上医疗单位护理人员紧缺,临床护理员的参与对护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对医院对社会都有很大的益处,所以对这一群人群进行培训是一项责任重大的任务。龚主任将居家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医疗辅助护理员的不同要求、不同功能而需要采取的不同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都给学员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学员们表示该课程给大家传达了非常好的信息,这样我们护士可以脱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高尖端的专业护理。最后龚主任还指出如何带动这支新型的护理队伍进行履职也是未来工作中需不断进行研究与探索的,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来自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爱仙副主任,为学员们带来了《老年营养不良的风险筛查与干预》这一课程,李主任从老年人营养不良现状、相关概念与临床结局、影响因素、风险筛查评估及干预这五方面进行了一一讲解。课程中李主任强调临床营养支持治疗需要多学科人员参与、需要多次评估,动态调整治疗方案、需要重点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李小寒院长为大家带来了《护理人员的压力与应对策略》课程,李院长从压力的概述、护理人员的压力与应对这2大方面进行了讲解。李院长指出:压力是人的一生中无法避免的现象,压力不仅是心理学上一个研究的重要概念,而且是影响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压力对个体具有消极和积极的双重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压力,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维持机体的恒定状态以适应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朱月兰给学员们带来《冠状动脉介入护理及心血管内科护理敏感指标建立》课程,朱主任从冠状动脉介入术概要、PCI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心血管内科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这3方面进行了分享与介绍。课程中朱主任强调专科敏感指标是客观评价临床护理成效的科学工具;是科学化、精细化评估、观察、预防、干预患者存在的问题的依据;有效检测结果,通过数据的变化反应护理效果既直接又有效、值得护理管理者研究与推广。

  

  来自台湾的刘淑娟教授为学员们带来《长期照护基本理论与照护体系》课程、刘教授从长期照护概论、长期照护对象、长期照护服务模式、长期照护团队、长期照护资源连接及整合、健康管理师角色、长期照护目标及服务理念、长期照护评估、台湾长期照护发展与变革这9大块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分享,学员们纷纷表示从新的角度认识并了解了长期照护这一新的理念,在临床实践将不断去学习和探索。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的田兰宁教授带来了《社会福祉和老林社会保障》课程,指出现代社会需要的以人为本的一系列现代产业,社会发展、社会福祉的概念亟需大家去了解,田教授从社会福祉与社会工作、老龄社会负担、老龄社会的高龄者福利、积极老龄化及社会福祉人力资源的构成者4方面进行了讲解。

  最后由金学勤委员对本次课程进行了总结和对慢性病管理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表示慢性病发病周期长、病因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慢性病的防治效果往往取决于个体化,精细化健康管理的实施。通过对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涉及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的诊断,对健康问题进行精准干预、 精细化的健康教育。在实施慢性病管理过程中,提倡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照护是生命的灵性感动,护士的角色应向院前防护、院后的延伸护理拓展,更好地承载历史赋予的使命,成为一名健康管理者,真正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灵给予灵性的照护,从而实现不仅让患者活着,而且活的更加丰富多彩。慢性病健康管理不仅有利于慢性病的治疗,使得慢性病的控制率得到提高,使慢病管理更加规范,同时促进我们的医护、医患之间的关系良好发展,内涵得到了提升,使医疗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