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与您共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与您共享

胃“跑”进胸腔,被机器人截胡了

发布时间:2025-08-08来源:

  近期,医院独立运用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成功治疗1例食管裂孔疝病例,标志着医院在功能性胃肠疾病微创治疗领域的新突破。

  患者陆先生因反复反酸烧心,长期服用抑酸药物效果欠佳,至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陆先生的这个困扰已经多年,常以为是饮食不当或者普通胃病。本次就诊经胃镜及CT检查提示:食管裂孔疝。

  图片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因膈肌食管裂孔扩大、腹腔器官(主要是胃)通过裂孔“移位”至胸腔的疾病。当胃部分进入胸腔后,胃酸和食物更容易反流至食管甚至咽喉,引发呛咳、胸骨后灼痛等症状。

  胃肠外科沈晓军主任团队综合研判病情,考虑机器人在精细解剖、精准缝合、微创方面有明显优势,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方案,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经过严密的术前讨论后,沈晓军主任团队成功独立完成一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相较于传统手术模式,腹腔机器人手术能提供高清放大的3D手术视野,远超传统腹腔镜的平面图像。机器人手术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机械臂超凡的灵活性,可完成540°旋转,在狭小空间内穿针引线、精细缝合的操作。机器人配置的控制器会自动滤除震颤,让手术可以平稳地推进,更好地保护食管、神经及血管。

  目前,手术成功的陆先生已康复出院。

  图片

  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指除食管以外的腹腔脏器、组织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的现象。

  1.有哪些典型症状?

  正常情况下,膈肌上的食管裂孔只能容纳食管通过。当胃通过松弛的食管裂孔“跑”进胸腔,典型症状可以包括胃食管反流症状、压迫等方面。

  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表现为胸骨后或者剑突后的疼痛感、烧灼感、上腹饱胀、嗳气等,在平卧或者进食后平卧、进食甜食以及酸性食物后明显加重;

  压迫症状

  在进食之后,尤其是饱食后出现胃内容物增加,压迫食管造成吞咽困难、进食哽咽感,部分患者可出现胸骨后饱胀、不适,甚至压迫心脏造成心慌的不适感。

  2.有哪些发病机制和诱发因素?

  食管裂孔疝的发病可能与膈肌功能减弱、腹内压增高、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肥胖等因素有关。

  50岁以上人群发病风险高、女性多于男性、习惯经餐后弯腰、搬运重物、暴饮暴食等。

  3.怎么治疗?

  保守治疗

  如疝的程度不重,可先以抑酸剂和胃肠动力剂保守治疗6-8周。如有效,可长期或间断服药治疗。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难以耐受长期服药者,或者疝入严重合并有挤压、嵌顿等情况者,只能通过手术解决问题。

  4.如何预防术后复发?

  食管裂孔疝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治愈,拖延得越久,食管裂孔疝就会变得越大,而食管裂孔疝越大,术后的复发率就越高。建议老年人、肥胖者、长期反酸者等高风险人群主动筛查

  预防食管裂孔疝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重塑

  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度,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避免饱餐后平卧;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

  腹压调控

  避免提重物、过度用力、剧烈咳嗽等腹压增高的因素。

  定期随访

  术后1年需复查胃镜或CT,评估手术修补效果。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