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杯水"是一个粗略建议(约1.5-2升),但实际需因人而异。
日常摄入的水分不仅来自饮用水,还包括约20%的水分从食物(如西瓜、汤、咖啡等)中摄取。
另外, 个体需水量受体重、活动量、气候、代谢率等因素影响,运动后、高温、高盐饮食、哺乳期或某些疾病(如肾结石)时需增加饮水量。例如,运动员或高温环境工作者需水量可能远超2升。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尤其是大脑和肌肉的主要燃料。
盲目戒碳可能导致能量不足、代谢紊乱甚至健康风险。
减肥并不需要完全戒掉碳水化合物,关键在于合理选择碳水类型、控制总量和搭配其他营养素。
优先选择复合碳水
全谷物(燕麦、糙米)、豆类、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消化慢、饱腹感强,血糖波动小。
减少精制碳水
白面包、白米饭、甜点、含糖饮料等精制碳水易导致血糖骤升骤降,促进脂肪堆积。
控制总量及热量占比
一般建议碳水占每日总热量的55-60%,根据活动量调整。
可以吃,但需控制。健康人群每天1个全蛋,高胆固醇者每周3-5个全蛋,或只吃蛋白。
高胆固醇患者饮食中,重要的是控制饱和脂肪(如动物油、肥肉、油炸食品)和反式脂肪(如加工食品)的摄入,这些对血胆固醇的影响更大。多吃蔬菜、全谷物、豆类,可帮助降低胆固醇吸收。
如果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对胆固醇特别敏感,需严格限制蛋黄摄入,遵医嘱调整。定期检测血脂(如LDL-C、HDL-C),根据结果调整饮食。
喝粥是否养胃取决于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可能养胃的情况
急性胃部不适时
如胃炎发作、消化不良或术后恢复期,粥类柔软易消化,能减少胃肠负担,缓解不适。
胃酸分泌不足者
粥的糊化状态可能帮助消化,适合胃酸少、消化功能弱的老年人或体弱者。
需谨慎的情况
胃酸过多或反流性食管炎
粥是流质食物,可能诱发反酸(尤其是红薯粥、甜粥),加重烧心症状。
长期单一喝粥
粥的营养密度低,长期依赖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反而不利于胃黏膜修复。
糖尿病患者
粥的升糖指数高,可能加剧血糖波动。
真正养胃的核心
规律饮食
避免暴饮暴食。
营养均衡
胃黏膜修复需蛋白质、维生素U(S-甲基甲硫氨酸)和锌等营养素。
忌刺激性食物
如酒精、辛辣、过烫食物。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