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与您共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与您共享

开学啦!警惕这些传染病“盯上”孩子

发布时间:2024-09-04来源:

  开学啦“神兽”终于归笼,家长们可以松口气了?大家都知道开学之际常常是疾病多发之时,所有家长要时刻警惕下面几种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如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图片

  传播途径

  1. 飞沫传播

  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病毒的飞沫喷射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这些带有病毒的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

  2. 接触传播

  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门把手等,然后再用手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

  易感人群

  1.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尤其是幼儿园和学校的儿童,集体生活环境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降低。

  3.慢性疾病患者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身体状况较差,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

  可以大大减少中招风险。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

  3.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4. 避免接触流感患者

  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

  5.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和溃疡,多数患儿症状轻微,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1. 密切接触传播

  • 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 与患病儿童拥抱、亲吻等密切接触也可传播病毒。

  2. 飞沫传播

  患病儿童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给周围的人。

  3. 经水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如游泳池水等,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

  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 5 岁以下儿童,尤其是 3 岁以下婴幼儿。这是因为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教育儿童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保持环境卫生

  • 经常打扫室内卫生,保持通风良好,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等进行消毒。

  • 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加强饮食管理

  • 保证儿童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强身体免疫力。

  • 避免儿童过度疲劳和营养不良。

  4.及时接种疫苗

  目前已有针对肠道病毒 71 型(EV71)的疫苗,可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建议 6 月龄至 5 岁儿童尽早接种 EV71 疫苗。

  5.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儿童出现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传播途径

  1. 飞沫传播

  水痘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病毒的飞沫喷射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2.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水痘患者的疱疹液或被疱疹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毛巾、玩具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易感人群

  1.儿童

  尤其是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对水痘病毒普遍易感。

  2.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患有某些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以及孕妇等,感染水痘的风险较高。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

  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建议 12 月龄以上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部分地区推荐两剂次接种程序。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

  3.避免接触水痘患者

  在水痘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周围有人患水痘,应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如接触后应及时进行医学观察。

  4.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5.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

  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诺如病毒胃肠炎

  诺如病毒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 12 - 48 小时内出现症状,病情一般呈自限性,持续 2 - 3 天即可恢复。

  传播途径

  1.粪口途径传播

  • 摄入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例如,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果、蔬菜、贝类等食物,或者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

  • 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经手将病毒带入口腔。比如触摸了被污染的门把手、餐具、玩具等,之后没有洗手就吃东西。

  2.气溶胶传播

  患者呕吐或腹泻时产生的气溶胶中含有诺如病毒,如果周围的人吸入这些气溶胶,也可能被感染。

  易感人群

  1.儿童

  尤其是幼托儿童和小学生,由于卫生习惯尚未完全养成,自我防护意识较弱,容易感染诺如病毒。

  2.免疫力低下人群

  患有某些慢性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接受化疗的人,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较高。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

  • 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

  •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贝类等海产品要煮熟煮透。

  2. 保持环境清洁

  • 定期对家庭环境、学校教室、食堂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尤其是要注意对厕所、垃圾桶等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进行消毒。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3. 避免接触患者

  • 在诺如病毒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周围有人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远离,并避免接触其呕吐物和排泄物。

  • 如果家中有人感染诺如病毒,应及时将患者隔离,患者使用过的餐具、衣物等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

  4.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 学校、幼儿园、餐馆等集体用餐单位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的卫生标准。

  • 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有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离岗就医,避免污染食品。

  在此祝愿所有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