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已经来临,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正式拉开序幕,也带来了中暑高发。
高温中暑倒下被送抢救
近期,韦先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后突然倒地,呼之不应,他被送入市一医院急诊抢救室,意识不清,呼吸急促,测量体温高达39.6℃,呕吐多次……经过一系列急诊救治后,韦先生被送往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
五天后,经过医护全力抢救治疗,韦先生的意识逐渐转为清醒并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能配合医生检查和进行简单对话。
急症重症监护主管医生吴伟:“韦先生的救治有二大难点,一是重症中暑后出现了横纹肌溶解和肾功能损伤,二是重症中暑后神经功能损伤。经过积极地治疗,他的肾功能和神经功能都恢复良好。”
中暑
Q1:什么是中暑?
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散热功能障碍以及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热损伤性疾病。
Q2:有什么症状可以帮助判断中暑?
1.先兆中暑: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胸闷、心悸、大汗、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7.5℃。
2.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加重外,体温升高至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皮肤灼热或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等呼吸、循环衰竭的表现。
3.重症中暑:分为三类: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热痉挛
大量出汗后盐分丢失过多,使得机体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以肌肉痉挛和腓肠肌痉挛最为多见,一般持续时间为3分钟,但体温多表现正常。
热衰竭
大量体液丢失引起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常出现多汗、疲劳,眩晕、呕吐等症状。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快速发展成热射病。
热射病
体温急剧升高(>40℃),直肠温度最高可达46度以上。以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以及进行性多器官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
Q3:中暑了怎么急救?
第一,将患者搬离高温高湿环境至阴凉通风地方,有条件可至空调房内,解开患者衣物,利于呼吸和散热;
第二,采取降温措施,用扇子或风扇吹风,湿毛巾擦拭身体,采用冰敷头部或者腋窝、大腿根部;
第三,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或者含盐饮料,补充水分和盐分。
第四,发现重症中暑患者要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医治疗。
Q4:如何预防中暑?
记住“三多两少”口诀
多通风: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在封闭的空调房内时间过长。
多休息:保持良好充足睡眠,避免连续过长时间工作或运动,特别是户外高温环境。
多补水:多时段适量喝水,出汗多时可补充一点淡盐水保持体液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少外出:避免高温时段10:00-16:00外出,做好自身防护(遮阳伞、太阳镜、防晒霜等),不要长时间在太阳底下活动。
少耽误:发现头晕、恶心、发热等疑似中暑的症状时应立即休息,喝凉水降温或使用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等。严重时及时就医。
快出院了,希望大家重视预防中暑
入院约两周,韦先生说:“ 当时虽然很热,但我没有当回事儿,以为挺一挺应该就能过去,没想到这么严重…… 希望大家吸取我身上的教训,为自己和家人做好防暑降温,保护好生命和健康”。目前,韦先生的身体机能在进一步恢复中。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