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与您共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与您共享

【我和市一院的故事主题征文】妙手白衣神,春暖鹿城人

发布时间:2022-04-13来源:

   我叫汤安华,今年72岁,是盐城市阜宁县的一名退休人员,现居住生活在昆山。2017年1月16日晚8时,我突发心绞痛晕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幸亏老伴发现及时,儿子将我从五楼背至一楼,由“120”救护车送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该院心内科医护人员彻夜抢救,终于挽回了我的生命。为了就医方便,我将医保医院关系由家乡转至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从而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康复白衣神。

  当年6月24日《昆山日报》以《“昆山窗口”,真亮》为题刊登了我写的人民来信,感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我及时有效抢救和昆山市医保中心办证大厅工作人员顾思雨同志耐心帮助医保医院关系由家乡转至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极大方便自己就近治病。

  2018年11月29日,我在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看门诊时,下午2时许,我持30号单,来到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导师台,一位女导医接受了我的挂号单,要我等待专家、医生诊治。

  “阿姨,您32号坐下来等。”“您是看病还是开药?看病?”“请撸起袖子量血压。”

  她不时为就诊者量血压,不厌其烦回答咨询患者或亲属提出的问题。

  “没有人插队,请放心!”近30名就诊者油然起敬,秩序井然。

  她虽然一个人在忙碌着,还帮助病人预约专家。

  这是第一人民医院呈现出服务的新风:学雷锋,热心服务患者见真情。我们为这位令患者满意的导医点赞!于是,我用手机微信写了这封《感谢信》后,直接送给医院办公室。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疫情战疫,彻底颠覆全人类文明观念,同居地球村,人类共安危。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党和政府“两防”部署,主动应对疫情,施行网上预约、有秩排队、送药上门服务,极大方便病者求医需求。

  五年多来,我在就医过程中,目睹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从主任医师到医护人员,或推迟时间下班,或顾不上按时吃饭,满腔热情、认真检查、诊治。让我铭记不忘,催人奋进。医护人员不仅使我的病情稳定,有效康复,与此同时,也解开我的心情阴郁之结。开始,我以为自己成为废人,后来,通过医生亲切疏导、院里宣传资料和院部科普读物的浏览,使我换了脑袋,增强自信,认真学习,自我革命,永葆青春,奉献余热。

  点滴之恩,涌泉相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出生在新中国成立时间,长在红旗下,见证和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党和人民培养我成为全国报告文学、省摄影学会、市作家协会会员,组织上给了我很多荣誉。我衷心感谢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抢救回了又一次生命。我虽然年逾古稀,但不忘初心使命,围绕核心,砥砺奋进,仍然坚持用手中的笔和键盘,撰写论文和调研报告《依法养老和以德养老的做法及思考》《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二叔叔的奖状》等发表在《江苏老年学研究》《老年周报》等报刊上,提交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建言献策,为上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普惠老年朋友们。论文《城乡老年人防骗现状及对策》《城乡老人的文化传承价值与社会参与的做法及思考》参加2021年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征文,其中论文《城乡老年人防骗现状及对策》获优秀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作为冠心病康复者的代表,衷心祝愿一院全体医护人员,在新的征途中身体健康、工作突出、打造品牌,医德领先。(文/汤安华)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