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与您共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与您共享

小寒时处二三九,健康养生少不了

发布时间:2022-01-08来源:

  天气特点,小寒胜大寒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基本处于本节气内,故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微信图片_20220106084521.jpg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二候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三候雉始鸲:“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中医养生之道

  小寒节气生活起居养生,首先应遵循《黄帝内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暮而收拒,勿扰筋骨”等要求。早卧可以敛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涵养人体的阴气,使人体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协调。
  俗语说“冬练三九”,“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小寒节气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节。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一首歌谣给大家,健康养生需记牢:小寒节天气寒,头等事是保暖;饮食增苦少甘甜,芝麻花生多吃点;锻炼宜在日出后,运动适度莫出汗;精神放松不郁闷,宁静豁达加乐观。

  吃软保胃,五谷为养

  小寒时节有个重要的节日——“腊八节”。节日习俗是喝腊八粥,有的地方还有腌“腊八蒜”的习俗。五谷是冬季食补的基础,此时喝一碗营养热乎的腊八粥,既消除了腊月的寒冻,也开启了过年的前奏。

  煮一锅浓浓的腊八粥,年味从这里开始~

  大米 40克 糯米 40克

  小米 40克 黑米 40克

  红腰豆   40克 花生 40克

  莲子 40克 红枣 40克

  葡萄干 10克 干桂圆  20克

  黄豆 20克 绿豆 20克

  黑豆 20克 红豆 20克

  栗子 8个 薏仁米 20克

  核桃仁  40克 豌豆 40克

  温散风寒、健脾暖胃。

  药食同补,养心调肾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时节人们的日常饮食也应偏重于温性、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就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羊肉汤、涮羊肉、烤白薯、糖炒栗子、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等美食,亦成为小寒时节的美食。
  膏方现在逐渐被大众认可,但是膏方调养一定要辨证调护!只有依据自身体质、年龄、所处之地来选食用药、定制进补方案才会有较好的效果。膏方作用温和,疗效持久,主要适宜于慢病、未病、亚健康状态人群使用。
市一医院中医科在膏方的应用,尤其老年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的膏方调治方面具有长足的治疗经验,根据患者需求开展常规膏方和四季膏方。
  常规膏方,一人一方,适宜按时令进补,1-2个月为一个疗程;四季膏方10天为一疗程,全年都可服用,源于吴门医派的13个药方,更适合于当地居民体质。

  三九贴敷,防病治病

  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来年的健康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人云:“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在“冬病冬治”的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三九贴,在配方中使用一些辛温发散等功效的药物,调动人体阳气,达到平衡阴阳、祛除宿疾的目的。体现了中医“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防未病的理念,属于中医外治疗法。
  “三九贴”适合哪些人群?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疳积、体虚易感、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咽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人群。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结肠炎及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消化不良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疾病。疼痛类疾病: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骨关节炎、神经痛等。妇产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等。亚健康:疲劳乏力、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贴敷时间本部院区:(门诊楼三楼  中医小区)一九:2021年12月21日—2021年12月29日二九: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
    三九: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在上述时间段内各选一天进行贴敷治疗,注意周日不进行贴敷治疗。

    友谊院区:门诊三楼中医区 中医敷贴门诊一九:2021年12月22日、24日、29 日   二九: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月5日   三九:2022年1月7日、12日、14日

门诊均为上午开展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