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人文荟萃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人文荟萃

医疗援建|昆山一院援疆医生王琴:为什么?干什么?留什么?

发布时间:2024-10-12来源:

  新疆、西藏、陕西、沭阳……这里有昆山市一医院援医团队。高寒、缺氧……他们坚守在高原、边疆等地肩负援边脱贫的重任,勇挑全面小康的重担。

  近日,收到了援医团队的“医”线故事。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倾听王琴《我在新疆援医,为什么?干什么?留什么?》

  杨柳胡杨一家亲,江南南疆昆阿情

  图片

  从江苏昆山到新疆阿图什,来自昆山市一医院的第五批援疆医生、阿图什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王琴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即将结束,她清晰地记得从出发前的忐忑、焦虑,到现在的不舍、留恋,她说这趟援疆路走对了……

  来疆前夕,王琴问自己,“万里援疆为什么”“立足岗位干什么”“一年半之后留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在家人们和同事们的全力支持下,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辈们走过的援疆之路。

  来疆后,她积极投身到临床一线,不畏艰辛,不惧挑战,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为阿图什市的妇女们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温暖的关怀。

  紧急救治,母女平安

  

  2024年4月25日,王琴主任带领的阿图什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手术。

  一位孕37周的二胎孕妈,瘢痕子宫,羊水过少,被紧急送入手术室,医生在手术中发现产妇的瘢痕组织增生严重,解剖结构模糊不清,进腹异常困难,手术医生耐心地将粘连层层分离,成功助娩出一名可爱的女宝宝。然而,医生们发现产妇的胎盘组织部分植入了子宫下段后壁,部分覆盖在宫颈内口,子宫下段胎盘附着面出血明显,宫腔收缩欠佳,采取止血措施但效果不佳……

  王琴闻讯立即赶至手术室,采用先进的“子宫Hayman缝合术”和“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术”,成功止血并保住了这位年轻妈妈的子宫。经过医院的精心照护,母女平安出院。

  一面锦旗、一份信任

  2024年9月27日,王琴主任收到了一面锦旗,这是买女士夫妇送来的,表达了他们对王琴主任团队精湛医术和贴心服务的肯定。

  9月18日上午,40岁的高龄产妇买女士因第二胎孕 “39+2”周入院,当时她感觉腰腹疼痛不适已有2个小时,已有宫缩。王琴通过询问了解买女士头胎是经剖宫产术分娩,综合体格检查,考虑诊断“瘢痕子宫、臀位”临产,她当即决定亲自主刀急诊进行剖宫产手术,手术成功帮助买女士成功分娩。

  宝妈种“草”,群众口碑

  在王琴主任的带领下,阿图什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团队开展 “保留胎膜囊剖宫产术”“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术”“Hayman缝合术”“阴道产钳助产术”“盆底康复”等多项新技术。

  她通过规范的三级查房、教学查房,深入的病例讨论, “一对一”的手术带教等,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良医疗团队。

  她带领妇产科团队深入哈拉峻边防站、社区居民区、乡镇医院开展义诊、日常诊疗等各项工作,帮助当地妇女提供医疗咨询和健康检查。王琴获得2024年阿图什市“天门名医”的荣誉称号。

  回顾这一年半的工作,王琴说,她援疆的三个问题都有了答案:

  为什么?

  烟雨江南,巍巍昆仑;山海相逢,风雨同担。

  干什么?

  一面面锦旗不仅是对援医工作的认可,也彰显了阿图什市地区孕产妇的救治能力。

  留什么?

  阿图什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在昆山历届援疆医疗队的帮扶下,以精湛的技术、高品质的服务、温馨的就医环境深受阿图什市宝妈们的热爱。

  

      初心未改志援疆,建设祖国西北。昆阿二地一脉牵,明月何曾两乡。愿你们继续前行,为边疆人民的健康福祉,愿你们再创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