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人文荟萃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人文荟萃

【榜样力量】李发俊:在重症护理的路上努力做到最好

发布时间:2022-09-01来源:

    图片

  李发俊,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护师,就职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现任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多年来踏实工作,潜心研究,在工作、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图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发俊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006年本科毕业后李发俊立志要进一步提升自己,于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笃信好学,夙兴夜寐,于2015年从南京中医药大学顺利毕业,获得了硕士学位。读研究生期间,勤学刻苦的李发俊还取得了苏州市专科护士证书。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李发俊钟情于教育,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学习,钻研科技,待到胸有丘壑,腹有乾坤之时兼善天下,将自己所学传道授业于莘莘学子。他担任江苏大学驻点教学班英语教师,从事临床英语教学工作,之后不断为自己的教学之路添砖加瓦,先后获得“高校资格证”、“江苏大学讲师”资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李发俊钟爱他所从事的医学事业,并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科技在创新,时代在进步,李发俊始终与时俱进,奋发图强,努力创新。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李发俊先后参加了昆山市首批三师赴台湾研修班学习、前往北京安贞医院进修ECMO(人工心肺)技术,成为ECMO小组核心成员,协助开展昆山市首例ECMO联合IABP+CRRT技术,目前共开展ECMO技术十余例、昆山市卫健委组织的复旦大学昆山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理论学习班并顺利结业、江苏省危重症专科护士学习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培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护理规范化培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专项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李发俊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科研也取得了累累硕果:

  2016.01-2018.12  主持江苏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一项并结题;

  2020.01-至今  主持昆山市科技局课题《持续ABP监测对CPR有效性质量评价》

  2020.01-至今入选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研创新团队护理科研团队

  2021.05-2021.12  参加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举办的循证护理培训班并成功申请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应用基地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部,立项循证护理项目并结题,成为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核心研究员。              

  2021年立项院级课题《电磁导航对颅脑损伤伴AGI患者鼻肠管置管效果影响》 发表论文十余篇,SCI论文一篇,实用新型专利2项

  同时李发俊也获得了许多奖项:2015年获苏州护理学会优秀论文奖、

  2016年获昆山市医学新技术《改良型上肢约束具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二等奖、2017年获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创新成果展示评比“优胜奖”、2019年  昆山市百名优秀护士。

  科研之路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图片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019年新冠疫情伊始,李发俊便成为首批参加昆山市广仁医院抗击疫情工作团队中的一员,他说“当你推开这扇门,就意味着责任与担当。”他说“放心,有我在。”之后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2022年初昆山更是经历了疫情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李发俊每次都积极报名,活跃在疫情防控最需要他的地方,同千千万万的抗疫勇士一起为大家筑起一道坚固的长城。“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他的信念,他最钟爱的那身白,是疫情下最明丽的色彩,荒草离离长成芳草萋萋,疫情终将被打败,春暖花开终将属于我们。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李发俊用进取的精神、乐观的态度谱写出一个科技工作者奋斗的乐章,用心聆听那一串串跳动的音符,方能明白生命的真谛。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