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人文荟萃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人文荟萃

【榜样力量】李云龙:科研为了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发布时间:2022-07-26来源:

  2022年,昆山市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云龙参与主编的《精索静脉曲张》正式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精索静脉曲张的工具书。从苏州大学博士毕业后的第十年,他参与主编三本泌尿外科专科著作,每一本书都是他探寻一个临床问题的结晶。

  一、创新“荷包法”累计培训学员千余名

  2012年,李云龙以优异的成绩从苏州大学博士毕业,来到了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工作。他单身一人租房,但往往是白天工作在医院,晚上就住在医院值班室,以院为家。

  整整三年,白天工作,晚上申报课题、写文章、做科研。科室引进一个包皮缝合器的临床项目,他仔细研究工作原理、手术适应症与注意事项。有时患者已经离开手术室了,而李云龙换一幅手套,继续留在手术台上琢磨操作手法和缝合器的使用技巧。功夫不负心有人,从一台台手术中不断总结提炼,包皮环切缝合“荷包法”跳入了他的脑海中,反复模拟演示、研究改进,他就把这个手术方法应用到临床,并持续收集手术效果,观察临床并发症,不断总结经验。

  一位包皮疾病的高中生,单亲家庭,身体的不舒适不好意思跟妈妈讲,也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因为包皮感染,他每次考试不到一个小时就交卷出去小便,学习成绩在中等水平。由于感染逐渐加重,他产生了严重的尿频尿急,极度难忍才来就医。李云龙医生先为他控制感染,再采用“荷包法”包皮环切缝合法做了手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患者小便控制在两小时以上。这位高中生再也不用因为急着上厕所而提前交卷,成绩稳步提升,最后考上了国内一所名牌大学,一个手术改变了他的一生。一位严重烧伤患者,因为伤后手部动作不灵活导致包皮内的清洁不到位,最后导致了感染。李医生为他做了“荷包法”包皮环切缝合手术后,他非常感激,特意写了感谢信来到医院,亲自送到李医生的手上。又一位退伍老兵,曾入选昆山好人,患有严重包茎,快要尿不出来了,他慕名找到李云龙医生。李医生在为他做了手术后,老人感激不已,给李医生讲述自己当兵战斗的故事,展示自己立功的徽章。李云龙说,做一名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被需要和在战场上被需要一样,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

  创新的“荷包法”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技巧的手术效果良好,同时收获好评,李云龙萌生了写书著作的想法,将这项新技术传播出去,希望让更多的医生掌握这一手术技能,让更多的患者收益。《实用包皮缝合器手术技巧》是他主编的第一本工具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他又积极申办手术培训班,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全国范围的培训班8期,累计培训学员1200多人。

  二、独创“剜切”技术缩短住院时间6天

  李云龙在门诊遇到大量的老年男性需要通过手术解除前列腺增生的排尿难问题。临床上的前列腺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术后漏尿严重、容易复发等特点,他深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对这类手术已经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最前沿手术叫前列腺剜除术,李云龙就自费到广州前列腺剜除术发明人刘春晓教授所在的珠江医院参加学习班,主动要求到上海九院进修跟随王忠教授学习。在查阅资料中,他得知重庆张家华教授创新保留前列腺前壁的方法可大大减少术后漏尿的发生,多次登门拜访。张教授被他强烈的求知欲打动了,邀请李云龙观摩手术,并亲自手把手地传授手术技巧,把自己积累30多年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跟他分享。李云龙每次都是拿着笔记本认真做笔记,甚至把张教授写的纸条都收集起来,黏贴在笔记本上,反复研究。

   

  历时5年,李云龙医生联合国内知名教授编写了《前列腺剜除理论基础与实践》一书,详细阐述手术方式与注意事项。为了精通这个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李云龙除了每次认真准备和总结手术过程,还通过石膏铸形、3D打印技术、动物实验等等手段,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娴熟度。经过他改良的前列腺剜切技术,患者的漏尿率明显下降,将传统的前列腺增生术后冲洗七天减少到现在的术后住院一天就可以出院,最大手术患者是92岁高龄。

  三、践行“仁心仁术”勇往向前

  近几年,李云龙专注于男性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在显微镜下将精索静脉放大10倍后手术,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最好的方式。

  当时,李云龙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书学习这个手术方式,专程前往北京、广州拜访知名教授。经过不断专研,他创新的手术方式是内环外环之间切口,术中血管的数量明显减低,增加了成功率,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精索静脉曲张》是他联合全国一些知名教授、专家公共著作,是国内第一本精索静脉曲张的工具书。

  从科研到临床的精益求精中,李云龙不间断地往返攀升,提出一个临床问题,从科研思路入手解决,再回馈至临床工作中。在一次实验中,他需要把装有肿瘤细胞的试管摇匀,手指轻轻弹试管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滴肿瘤细胞原液跨越眼镜溅到他的眼睛里,他用一瓶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又回到了操作台把实验做完,收集整理好数据才离开实验室。在全国奔波研学的途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赢得了学习机会,但他乐在其中。他说:“科研的目标是转化到临床,把它转化成生产力,服务好每一位患者。”就这样,他成功申报江苏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总科研经费168万,这是昆山市首个申请成功的省临床医学专项项目。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