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医院文化

人文荟萃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人文荟萃

【冬奥日记】我们在冬奥会场馆过春节!

发布时间:2022-02-04来源:


  昆山市一医院彭媛、吕晓蕾、金晔及朱金宏4位医生组成的医疗队,是苏州大市范围内唯一一支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医疗保障队。

  下面,分享彭媛医生的一份“冬奥日记”。

  1月4日

  距离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21天

  我们一行4人乘坐高铁抵达北京。出租车司机听说我们是冬奥会医疗保障队员,那个热情让我们离家的心温暖了许多。

  京城街头,随处可见精彩纷呈的冬奥元素,比如吉祥物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呆萌可爱的雪容融。

  

  彭媛医生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留影

  在距离冬奥会会场最近的地方,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名医疗保障队队员,我与冰墩墩和雪容融的第一次合影,内心激动。

  1月20日

  距离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15天

  今天北京下大雪了,我们几个南方人看到下雪还是很惊喜的。

  

  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深的积雪

  北京的同学给我发消息说“北京好久没下这么大的雪了,北京欢迎你们哦!”最近几天连续参加各种线上、线下培训。学习冬奥会每一个比赛项目的具体内容,细致到每一个项目涉及的比赛器具、比赛中不同队员容易受伤的部位。

  比如冰球项目,就需要了解队员和守门员分别容易受伤的部位是哪些,一旦出现牙齿脱落、下颌骨骨折后,如何进行急救等等。

  

  吕晓蕾(左一)医生正在与队友练习搬运

  强调户外的心肺复苏,尤其讲到在冰面上怎么进行心肺复苏,怎么使用冰爪在冰面上行走,所有的急救都强调首先评估环境安全最重要。

  

  心肺复苏术是必备技能,人人过关

  练习如何快速的穿防护服。一旦接到指令则要求3分钟之内穿好防护服赶到现场。

  

  吕晓蕾(右一)医生正在练习穿脱防护服

  冬奥会的医疗保障与普通运动会的医疗保障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保障的环境更寒冷更危险,要求医生背着沉重的急救包扛着担架快速的上冰甚至是滑雪。有很多滑雪医疗队的成员都是两三年前就开始业余练习滑雪。

  队友吕晓蕾被安排在户外滑雪场急救保障队,户外滑雪场的温度起码比速滑馆低5-10度。她本来就很怕冷,这次带了很多个暖宝宝过来,希望她能够尽快适应这干燥寒冷的环境。

  

  有幸认识上海德达医院心胸外科的同仁

  (从左至右依次)金晔、彭媛、林毅、朱金宏、郎群北京留影

  在这里,我们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对“昆山”这个城市以及“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认识度都很高,欣喜。今天收到一个好消息,我床位上的患者经过ECMO(体外膜肺)抢救,成功撤机、顺利恢复,今天终于从ICU重症单元转入普通病房。

  从同事发来的照片中我看到她已经能够自行下床走路,也能准确回答问题、思维正常。她是今年我们市一医院ECMO抢救团队救治成功的第3例患者。

  我们团队就像24小时的盾与剑,待命出击、守护生命,为我们的团队骄傲!

  1月26日

  距离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9天

  来北京已经两周了,明天就要正式上岗了,有兴奋也有紧张。回忆之前做了好几个月的准备工作,前期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从刚开始的紧张申请、入选、各种五花八门的线上培训和考试,填写各种表格,学习各种培训视频。

  作为一名医疗保障队员,我认为伤病是运动员的最大敌人。我希望,我们所有急救技能不需要出场,愿所有运动员都健健康康。如果有需要,我们会第一时间赶到他/她的身边。

  今晚队友朱金宏医生在微信群里给我们展示了他的手机电池膨胀的照片,吓到我们了。

  

  口袋里揣着新手机的朱金宏医生,“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重新回来了

  这电池莫非是到了这边干燥寒冷的环境下也不适应而膨胀的?极不安全!赶紧联系场馆领导,网购一只新手机。临近春节,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日渐浓郁。我们与来自各大医院以及其他战线的志愿者们一起参加培训和交流、搬运各种物资,一步一步地核对流程,一个一个场景下演习……

  今天,看着场馆里忙碌的保洁人员、制冰补冰运冰人员、体育场地指导人员、餐饮后勤服务人员、安全特警保卫人员、紧锣密鼓地在演习的医疗保障队员等等,大家都是在为明天的启航而积极的准备着,外面天寒地冻,里面热火朝天,表面上有多轰轰烈烈,背后就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和汗水。

  刚来北京的兴奋已经渐渐转淡,随之而来的压力和使命感。

  1月27日

  距离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8天

  今天是我在首都体育馆速滑馆正式上岗第一天。

  

  彭媛医生(左一)跟队友们整装待发

  医疗保障从早上八点至晚上九点,接下来将陆陆续续会有各个国家的队员们进馆训练。

  今天也是我的队友金晔医生的生日。医院领导给我们几个队员发来了慰问视频,深切感受到医院就像我们的“娘家”一样,从出发前为我们准备防疫物资和慰问品、到达后给我们发送各种慰问短信、今天上岗后又给我们发来慰问视频,让我们几个出门在外的“战士”倍感温暖和力量。

  医院还给金晔医生录制了一段感人的生日祝福视频。

  

  金晔医生在场馆内留影

  我问金晔:“你看到你的一对双胞胎的祝福时哭了没有啊?”他回我:“我看到我女儿嘴巴瘪了一下,我也跟着嘴巴瘪了一下”。看到这条微信,我的嘴巴也不由自主的瘪了一下…

  2月1日

  距离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3天

  这是一个特别的春节我要保障的场馆是首都体育馆。从1971年“小球转动大球”的中美乒乓外交,到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方场馆见证了一代一代运动员以及青年志愿者的成长,也见证着中国一步一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首都体育馆速滑馆

  如今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代青年的手上。那天,我穿着制服在馆里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儿子,孩子居然马上破天荒的转发他的朋友圈并为我竖起大拇指。

  我希望我们这一次面向世界的集体亮相也能成为下一代的榜样。

  这个春节我虽然不能与家人一起过年和团圆,但我在这个场馆里感受到周围彼此都是最亲密的战友,最亲爱的家人。

  我相信这一次服务奥运将会成为我们一生难忘的经历!人生悬而未决,心灵才不会迟暮……

  精彩纷呈的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始,我们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