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今天是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我院成功实施全国县市级医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

发布时间:2018-09-17来源:

近日,我院心内科的一位病人恢复良好,即将出院了,但是回想起他来院抢救时的情形,可真是惊心动魄!

“医生,医生,快救救我丈夫!他才42岁啊!”,201892日凌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内,一位患者家属带着哭腔焦急地向前来会诊的心内科赵波主治医师诉说病情。当天半夜,患者突发抽搐,呼之不应,被救护车紧急送到我院。到达抢救室后,患者再度抽搐,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提示:心率大于250/分,心律极度紊乱。

“室颤!”,赵波医师敏锐地意识到,“立即电除颤!”,随着患者身体的抖动,一场致命性“电风暴”被及时终止,患者意识转清,医生马上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并加做上一肋、下一肋心电图,典型的Brugada综合症心电图表现! Brugada综合症是一种多发于东南亚地区青壮年男性的离子通道病,患者往往在夜间猝死,国内较为罕见。

经心内科赵波主治医师快速、准确的电除颤处置,患者仅十余秒钟即终止心室颤动,恢复正常心跳,意识转清,未遗留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后遗症,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到了机会。

我院非常重视患者的病情,心内科、麻醉科及相关科室进行多科联合会诊,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进行综合分析,第一,此患者较为年轻,经静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TV-ICD)植入后心室电极导线需在患者心腔内存在数十年之久,潜在电极导线故障、导线移位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可能均较大;第二,此患者所患疾病为“离子通道病”,引起心律失常发作多为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ATP)常无效。这位患者临床诊断“Brugada综合症”,并且自发心室颤动,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具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Ⅰ类指征,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心电向量精确评估,适合S-ICD植入手术。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S-ICD电击治疗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经静脉ICD相同。它的整个系统都由皮下植入,不直接接触心腔和血管,从而降低经静脉植入除颤导线的相关术中及术后风险。S-ICD是临床医学的一项重大进步,为具有ICD植入指征而传统ICD植入困难患者提供了可行选择,对于年轻患者,应用价值高于传统经静脉ICD。当然,S-ICD也存在临床应用局限性与不足,需要严格把握植入适应症及禁忌症。作为临床医生,必须熟悉掌握手中武器,才能击退病魔。

2018年911日,在我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由麻醉科陈建龙主任医师进行全程麻醉管理监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宿燕岗教授和我院谷惠敏主任医师共同实施了全国县市级级医院首例暨苏锡常地区首例S-ICD植入术,并进行了室颤诱导,S-ICD成功进行了电除颤。“手术成功啦!”心脏导管室内外洋溢着喜悦的气氛,整台手术耗时约1小时45分钟。术中测试除颤阻抗61欧姆,参数良好,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服务热线: 0512-57559009

母婴热线: 0512-57026117

东部新院区:昆山市前进东路566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3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4019617号